您所在的位置:上海新闻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绿戒指・苦咖啡》:一部跨越时代的海派风情长卷


 

2025-6-23 15:05:10

近日,一部聚焦上海老城厢及浦东乡镇生活的长篇小说《绿戒指・苦咖啡》正式出版。这部由资深学者毛囡(实名邵青还)创作的作品,以细腻笔触勾勒出20世纪中叶的上海社会图景,通过玉器匠人梅玉贵一家的命运沉浮,串联起战争背景下,普通人于时代变迁中留存的情感记忆。

海派底色:石库门里的微观中国

小说以1945年抗战胜利为时间节点,将镜头对准上海老城厢的石库门人家。主人公梅玉贵作为浙江青田玉器匠人,其家庭生活与房东史医生一家、水果行老板冯瑞辉等邻里交织,形成一幅鲜活的市井群像。天井里的咖啡香、晒台上的玉雕工作台、老虎灶边的家长里短,这些石库门里的生活细节无不充满老上海的独特韵味。作者以 “绿戒指” 这一贯穿全书的意象,既象征玉器匠人的技艺传承,也暗喻战乱年代里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而“苦咖啡”的隐喻,则贯穿于人物命运的起伏,无论是战乱时期的颠沛、异乡谋生的艰辛,都在时代洪流中化作一杯耐人寻味的“苦咖啡”。

学者笔触:历史褶皱中的个体叙事

在书中,作者毛囡的独特经历更为作品注入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作为中国林科院科信所研究员,她早年从事德国林业理论研究,却在文学创作中展现出对上海本土文化的深刻洞察。这种“学者 + 作家”的双重身份,使《绿戒指・苦咖啡》超越了普通的市井小说范畴,在个体叙事中融入了对时代的观察:从抗战胜利后的百废待兴,到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动荡,再到城乡变迁中的价值碰撞,书中人物的抉择与挣扎,折射出大时代下知识分子、小手工业者、普通市民的生存智慧。

时代回响: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对话

小说通过梅玉贵的玉雕事业,探讨了传统手工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存续困境。当西式家具、咖啡文化逐渐渗透石库门生活,玉器匠人坚守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文化根脉。与此同时,书中对浦东乡镇生活的书写——如高桥的田园风光、“十二间房”的大杂院生态,则展现了城乡文明的碰撞与融合。这种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辨,使作品具有了超越地域的普适性。

《绿戒指・苦咖啡》不是一部宏大的历史史诗,而是一帧帧泛黄的市井影像。毛囡以学者的严谨与作家的温情,织就了一部关于上海记忆的“纸上纪录片”。对于热爱海派文化的读者而言,这是一次重返旧时光的精神之旅。对于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的研究者而言,书中的个体叙事更是一把解读时代的钥匙。

 

(编辑:上海新闻网 so.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绿戒指・苦咖啡》:一部跨越时代的海派风
·合作共建聚合力,共绘健康服务新蓝图
·限定周边上新!盛趣游戏《永恒之塔》联动罗森第二
·滑雪、玩耍、教学、互动,机器人出没杭州雪场
·宜兴弘云·京氿汇璀璨启幕,墨彩交融共绘陶都新章
·扬州“长三角异地养老”项目推介活动 在上海市黄
·从外滩到厨房:多力亮相上海美食节 解锁"健康减负
·全民营养周|加州巴旦木的「健康三重奏」行动计划
·强生创新制药打造“双重人生”公益快闪, 呼吁炎
·原奢闪耀上海 CBE 美博会,开启护肤科技新征程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新闻网拥有人承担上海新闻网 so.sh.cn 一切法律责任(包括但不仅限于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网络传播权等)。
2. 本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大多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新闻网(so.sh.cn)
媒体合作、商业合作及不良信息处理电话:021-34121912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