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新闻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周围的世界携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于上海举办景观建筑主题公共项目


 

2024-12-4 12:24:24


 

城市的风景描述已自动生成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周围的世界(TWA)携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于2024127日在上海举办“聚焦:多重地景”(IN FOCUS: LANDSCAPES)活动。该项目以景观建筑为主题,将在中国艺术、建筑与设计领域代表性文化机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并对公众免费开放。

在此活动中,来自世界各地的跨学科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和创想者汇聚一堂,交流讨论景观建筑及相关领域在气候危机背景之下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和重要角色,思考如何通过创新解决方案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聚焦:多重地景”活动由周围的世界(TWA)执行董事贾颂芙(Beatrice Galilee)和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战略项目总监康碧娅(Béatrice Grenier)联合策划,邀请多位在国际相关领域内深具影响力的人士,就景观建筑和设计如何引领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提供解决方案——比如以漂浮建筑应对洪水挑战,或将自然环境与大型文化建筑和谐相融。面对城市快速扩张、社会发展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聚焦:多重地景”活动将思考文化社群在扩大其影响力方面的职责。

受邀演讲嘉宾包括:

·         昆勒·阿德耶米:定居阿姆斯特丹的尼日利亚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创意领域专家,其创作涵盖多个领域,包括为洪水多发地区修建漂浮建筑,以及在非洲各地设计教育设施。

·         敏碩:韩国建筑师、Mass Studies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其获奖设计作品和展馆项目不仅融汇韩国传统文化元素,而且与世界各地的本土环境产生共鸣并和谐相融。

·         安德拉·马丁:印度尼西亚建筑师,以简约现代的设计美学著称,擅长将景观与建筑有机交融,营造流动而连贯的空间体验。

·         安妮·萨法良:建筑师,目前就任于北京DnA建筑事务所。该事务所致力于从研究背景与需求入手,应对当代生活环境的复杂挑战,打造同时满足物理和社会需求的空间。

·         刘家琨:这位来自成都的建筑师坚持从地域文脉与民间技艺中汲取灵感,以现代视角转译东方文化内涵,创作融个人与集体记忆于一体的当代建筑。

·         佩特拉·布莱瑟:英裔荷兰设计师、Inside Outside设计工作室创始人,其创作涵盖纺织品设计、景观设计和展览设计等诸多领域。

周围的世界(TWA)执行董事贾颂芙表示:“我们相信,景观设计矗立于现代建筑的前沿领域,正在重塑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推动二者的对话与交融。我们的宗旨是希望通过协作、融合和深入研究,将城市、景观和建筑学科相结合,从而影响和塑造人类社会共同的未来。”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战略项目总监康碧娅表示:“从方法论上讲,景观学是一门全球性学科,需要我们将地球视为整体来进行思考。因此,关注景观可以被视为一种理解全球化的全新视角,景观建筑亦是当今博物馆不容忽视的重要主题。景观在设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建筑或环保领域,更深深根植于文化的核心。它正在重塑我们对自然的定义,引领我们思考人类与人类之外群体的共生关系。”

“聚焦:多重地景”是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周围的世界(TWA)成为全球文化合作伙伴(Global Cultural Partnership)后推出系列项目的最新活动,旨在团结国际建筑社群,共同探讨关键议题。在此系列合作计划中,“聚焦:激进的修复”(In Focus: RADICAL REPAIR)项目已于2023年米兰三年展成功落幕;周围的世界(TWA)年度峰会今年早前于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举行期间,双方还举办了一场联合策划的专题研讨会。127日,“聚焦:多重地景”将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启幕——“建筑与城市研究”是PSA建馆至今的重要研究与展示方向之一。这场活动也是PSA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长期合作的延续。

 

 

(编辑:上海新闻网 so.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周围的世界携手上海当代艺
·小剧场,大引力|乐童剧场升级构建全龄段演艺空间
·进商场,入社区 !“衢州味道、亮相上海”系列活
·2024江宁文旅推介会精彩亮相上海外滩
·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正式欢迎牧草莉丝挂牌敲钟
·法国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于上海地铁陆家嘴站揭
·同心共筑 闪耀生命 健康报社携手默沙东举办纪念乙
·香港城市大学校友日 共庆城大三十年 情谊与创新并
·探索网红城市的“长红”之道:2024长三角慢生活旅
·“全球消除子宫颈癌行动”四周年,“可凡‘进’听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新闻网拥有人承担上海新闻网 so.sh.cn 一切法律责任(包括但不仅限于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网络传播权等)。
2. 本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大多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新闻网(so.sh.cn)
媒体合作、商业合作及不良信息处理电话:021-34121912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